首页

欧美坐脸窒息闷死

时间:2025-05-26 08:06:04 作者:拍照打卡,氛围感岂能侵占安全感 浏览量:57585

  上海新华路隧道明令禁止行人和非机动车进入,却成为网红拍照打卡点。有的博主在夜晚进入隧道,只为拍出有氛围感的照片。针对这一交通违法行为,交管部门已开展专项整治。但在社交平台搜索“电影感隧道拍照”,却仍能看到不少“指路教程”。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规定,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隧道内的应急人行通道,是用于事故避险、防止二次事故发生的。在此拍照不仅影响交通秩序、威胁他人安全,亦是对自身安全的漠视。

  一些人为博取关注,在网络帖文中刻意隐瞒隧道禁止行人进入的事实,甚至提供“约拍”服务,将他人生命安全当作流量变现的筹码。平台仅标注“危险行为、请勿模仿”,却未采取真正有效的措施阻断传播链条;部分网友心存侥幸、无视法律……这些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类违法行为的发生。

  爬桥梁护栏、坐铁轨、爬火车车厢……为追求“出片”、博取流量而忽视安全的行为并不少见,有的人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一男子按所谓“网红打卡攻略”介绍的方法进入南京西站,攀爬列车时被高压电弧灼伤;315国道上,行人占道拍照也引发过多起交通事故。

  这些案例警醒我们:不能让氛围感侵占安全感,对生命的敬畏需要被唤醒。安全和“出片”孰轻孰重,公众心中应有明确判断。一些高点击量的“网红打卡”照,付出的代价可能是现实中无法挽回的伤痛与遗憾。拍摄“人生照片”的想法没有错,但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不要为此“赌上人生”。

  平台应切实履行责任,强化内容审核机制,对于可能引发危险行为的内容不仅要进行标注,还要对诱导违法行为的内容及时限流、屏蔽,减少跟风效仿的情况出现。执法部门须对违法行为及时查处,形成有力震慑。

  在追求美与个性表达的道路上,我们要时刻牢记,没有什么比生命安全更重要。

  陆凡冰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6日 第 15 版)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华社评论员:牢牢把握守正创新重大原则——二论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重要讲话

新乡市公安局掌握相关犯罪事实后,决定开展收网行动,先后在河南、福建、天津、上海等地抓获犯罪嫌疑人276人,同时缴获一大批用于作案的手机、电脑等工具。

青海省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原主任委员薛建华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能源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富煤、缺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以煤为主体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利用我国相对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制油产业,对解决我国石油资源短缺、降低对外依存度、托底石油供给,提升国家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美中电商贸易协会点赞甘肃“宝藏” 促优秀文化IP出海

9月14日10时30分,江苏海事局启动防台风Ⅲ级响应,要求各港航企业和船舶认真落实防台措施。9月15日12时起,江苏辖区所有渡船、旅游客船停运,所有船舶停止航行。

中国反兴奋剂中心:强烈谴责境外机构媒体歪曲事实

“乡村艺课”青少年创新设计(装置)展览策展人 虞婷:乡村本地的特色文化和自然资源是比较丰富的,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项目让乡村的孩子们关注生活、关注自然、关注文化。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